外地人

我是個土生土長的廣州人,沒有什麼天生的優越感。但在我成長的過程中,我們優秀的廣州人都覺得外面的人是:撈松。什麼意思?未待解釋我就先笑了。“撈松”即是“老兄”,我們廣州人舌頭發硬,說不來“老兄”。其实小时候我也根本不知道“捞松”原指“老兄”,我只觉得“捞松“就是指那些不讲广州话的人,大孩子们经常说:個D“捞松”。所以对我来说“捞松”只是个称谓,无褒无贬。后来我确信絕大部分中國人都被廣州人看成是“撈松”。為什麼是絕大部分中國人,不僅僅是說普通話的人?各位看官有所不知,廣州人覺得廣州以外的都是“北方人”,“外江佬”,甚至廣東的客家人也有可能被正宗的廣州人稱為“撈松”。何謂正宗的廣州人?就是老廣州的幾個行政區,如:東山區,越秀區,荔灣區等,甚至不包括河南那邊。廣州六縣一郊的都不算是正宗的廣州人。起碼在我成長的過程中,這個概念是鐵定的。我們正宗廣州人的口音據說有東山口音和西關口音之分,雖然我自己根本分不清楚,但有明耳人告訴我說我屬東山口音。我記得小時候,很多廣州人對任何努力學習廣州話但還帶有一點口音的外地人都持種歧視的態度。我還發現,這種現象在大學和其他一些比較高層次的地方,如省府比較少見,因為那些地方是“撈松”的天下,廣州人再不喜歡也要翹起舌頭“學講普通話”。在坊間,我經常聽到街坊大姐們的閒話:誰誰嫁了個“撈松”怎樣不好,誰誰娶了個“撈妹”不好……呵呵!我也沒有想過我的將來同不屬於正宗廣州人的人有任何關係。

直到去了英國,我發現上海人將上海以外的人看作“鄉下人”,香港人將香港以外的中國人看成是“大陸的鄉下人”時,我自問:身無分文的我,作為中國人,別人到底怎樣看?答案很快就揭曉。我傻傻的開始了第一段戀情,被那個港燦認為我的廣東話有口音(其實到現在我都沒能明白我說哪句廣東話有口音,望有心的明耳人指出),認為我不會說英文,我最後對自己說:好吧,我就找個不會認為我的廣東話有口音,也會幫助我學習英文的。痛定思痛,就當你點條路比我行。決心一下,一位金發碧眼的英格蘭帥哥就敲門了。帥哥從小就讀貴族學校,自是一身的貴氣,女王範的英文(Queen’s English)不在話下。但我發現,這回我的英文也沒有被批評,廣東話我願意怎麼說就怎麼說。那時是95年,無奈帥哥覺得中國就像他想像中的”African Jungle (非洲叢林)”一樣,而那時中國確實離經濟騰飛還有一段日子。好,三姑娘就決意回到他眼中的African Jungle去了。一年之後,帥哥再說什麼三姑娘都只有當是耳邊風了。

身為一個原來是鐵打的”本地人“,到成為一個資深的”外地人“,滄海桑田,三姑娘自是感受良深。其實現在三姑娘的眼裡根本沒有”外地人“和”本地人“的分別,不定義自己也不定義別人,投緣的就是”自己人“,三姑娘的普通話也說得基本爐火純青,不自報家門也沒有人給三姑娘帶上”老廣“的帽子。

三姑娘覺得:世界很大,不戴有色眼鏡看別人,自己的路更廣。

發佈留言